凡有的, 還要加給他

經文:馬太福音十三章1-8節

耶穌講的話常極富深意。聖經有許多處經文,剛開始看實在無法瞭解,既然無法瞭解,自也無法用理性認同;這裡講的理性是有關邏輯的問題,但在屬靈的智慧上,我是要說「阿們!」的。神的智慧高過人的智慧,神的話有時我聽不懂應該也情有可原,但不能因為自己不懂就否定祂講的話。

撒種比喻的「你們」與「他們」

有些經文,當我讀到時,會抱持「看過就好」的想法,雖也查考一些具屬靈洞見的引伸解釋與應用,帶來某些方面的幫助,不過始終無法啟發我對這類經文在文字用語所形成的理性之合理意義。這類經文猶如只能看見影子而看不見本尊,成為一種暫時的遺憾懸掛於心頭;彷彿一件穿過的衣服又沒有到必須要洗的程度,就先掛在衣架上,每回看見都提醒著我要繼續穿它。

對經文按照當下的屬靈生命,暫時無法理解、歸檔的遺憾,則驅使我下回遇到它時,要花多一點的時間來思考,之所以稱為「暫時」,是因為相信有朝一日,必定能全然地瞭解。

馬太福音十三章1-8節,耶穌講了一則非常著名的「撒種比喻」,有關種子落在四種地質及分別的發展。接著門徒問他為什麼用比喻,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這處經文中,耶穌講的「你們」與「他們」是誰,有什麼分別?耶穌講這段話的對象是門徒,門徒自然包括在你們之內,而他們是誰呢?

從接著的話來理解,可以看出你們、他們的分別,你們指的是「凡有的」,他們是「凡沒有的」。

我覺得困難之一在這裡,有什麼或沒有什麼?

一般有幾個解釋:「有或沒有心」、「有或沒有神給的恩賜」,後者的說法較為模稜兩可,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上帝給的恩賜,即使不相信耶穌的人亦是,惟恩賜各有不同、程度有別、用於何處有異。有心或沒有心是筆者覺得是比較好的解釋,以下是筆者進一步思考這段話的巧妙之處。

留意耶穌說話的觀點

耶穌聽命於父神,向猶太人傳福音,祂服事的範圍主要在猶太地區。當耶穌名聲逐漸顯揚,文士、法利賽人也加入群眾,聽祂講道、看祂行事。

從馬太福音十二、十三章整體來看,有學者認為兩章很可能是記述同一個安息日,即同一天發生的事件,其內容在在顯露出法利賽人對耶穌的敵意及排斥。從耶穌長篇談話中也可窺見對法利賽人的指責(關於趕鬼的對答及樹與果子)。

因此,在第十三章中,耶穌針對為何用比喻的答案中所提的「你們」、「他們」,以耶穌當天觸及的聽眾來看,可區分為門徒或相信耶穌的人,及文士和法利賽人。這兩批人對耶穌的心態截然不同,前者相信祂,後者則是極力試探、敵擋耶穌。

那麼門徒及法利賽人到底有什麼或沒有什麼?門徒當時大部分從事勞力工作、為生活忙碌;法利賽人是猶太宗教的主力流派,墨守律法,備受尊崇。門徒沒有豐富完整的宗教知識;法利賽人不僅有還恪守律法。以猶太人整體生活與宗教的緊密性及法利賽人佔有的宗教地位,耶穌所說的「凡有」的門徒、「凡沒有」的法利賽人等,這話在受話的門徒聽起來是不是與現實矛盾,不難想像。

在此之前,我們先考慮前面一點的十二章46-50節,耶穌講到祂的母親、弟兄姊妹就是遵行天父旨意之人。耶穌講的話是從神的觀點來看,與人受限於血緣才能稱做親屬相當不一樣。

特意在安息日進行的教導

因此,對於有、沒有的內容也應該從神的視野予以詮釋。其實,耶穌自己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作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約翰福音八章28節)從耶穌講的話得從神的觀點來看,這可以作為探討四福音書中耶穌有些不易瞭解的談話之基礎,突破原本被理性邏輯限制的思想。

回到經文本身,耶穌特意選在安息日做一些猶太教安息日不能做的事,用意是要把猶太人從對律法的注意移轉至神的本身,神喜悅的一切,諸如「最大的是憐憫」。律法是法利賽人高舉的宗教標榜,他們以精通律法自居、自義,心中被宗教知識塞滿。他們因對律法的嚴格解釋與墨守,而與其他宗教流派產生分別,更別說一些做不到律法要求的普通百姓了,然而,法利賽人所自豪的東西在神眼中一無是處!

門徒於律法知識與實踐相較法利賽人是少的,卻充滿對耶穌的好奇進而跟隨、尊敬祂。耶穌說「凡有」的門徒,指心裡擁有的渴慕,與法利賽人的對比於焉顯現:一為有知識,一為有渴慕,法利賽人不渴望神就無有神,在神看來此人卻是一無所有。

人的自滿卻被神看為缺乏

「渴慕」與「虛心」可謂一體兩面,自覺貧窮才會產生渴慕,就如自覺飢渴才會想吃喝,「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因著在神面前自覺貧窮,就具備獲取屬靈資產的初步資格。

耶穌這番話,不僅解釋為何使用比喻的原因,也扭轉門徒在當時與法利賽人相較的宗教氛圍裡,對奉行教條所能帶給他們的益處或未來盼望的外觀印象,重新思考真正信仰的內涵。

另一方面,耶穌謂「凡沒有」的法利賽人,連他所有的都要拿走──人的自滿卻被神看做缺乏,還要將他所自以為有的、自恃的全部奪走。此處與啟示錄中寫給示每拿與老底嘉教會的信多麼相像,可以印證人的看法與神的觀點殊為天壤之別!

路加福音八章16至17節:「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或放在床底下,乃是放在燈臺上,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與與馬可福音四章21-25節記載同樣的談話內容。

聽者對回應真理有責任

一般把點燈應放在燈臺上這段話,應用於基督徒做光做鹽的功用,我認為此處更深入的說法是聽者對真理的責任,聽到的真理要讓它有時間、有機會在心裡先照亮內室、照亮自己。

遮蓋的器皿、藉以隱藏的床,意味世人基於各樣原因對真理逃避、忽視、拒絕,也可能是基督徒的心態,遮蔽了真理首先要點亮內室、改變個人的作用。因此,掀開器皿讓光從床底出來,是聽到真理後的責任,讓自己暴露於真理當中被檢驗,其次才是真理隱藏於心卻顯露於外的影響力。

所以,基督徒能不能對世人做見證,責任在於除去自我遮蔽燈光的障礙,除去之後,隱藏的必被顯露,此處隱藏的乃指真理、天國於現世隱藏於內的暫時狀態。若我們將遮蔽物除掉,自然而然地會使真光顯露,顯露將為必然的結果。真理本來就具備的美好影響力不是來自於人,但若將真理遮蔽不先對個人生效,便無法照亮他人,聽道者對真理的首要責任是讓真理對個人發生果效。

路加福音這段經文,其實也與同章前段的撒種比喻連貫契合,虛心的好土、將燈放在適合的位置,代表能否從真理受益的關鍵在乎本心。還有馬可福音第四章所云用什麼量器來量給人,前文亦是撒種比喻,後語緊接著有、沒有的結論,以往覺得這段話似乎談「不得論斷別人」(馬太福音七章、路加福音六章同樣用量器的說法明確提到不得論斷人),和合本修訂版將「給人」二字刪掉,前後文意義更為連貫、較易理解。如何看待、衡量神的話,神亦以同樣的方式回應人形成對祂的認識如何。

哥林多前書一、二章對此說得很透徹,「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讀者要以世上的智慧來衡量神的話,抑或倒空一切知識、想法、邏輯,讓神已放置在人心中──教人認識祂的良心說話。

謙卑是打開真理之門的鑰匙

我認識一位愛閱讀的長者,他不是基督徒,聖經也在他的閱讀範圍內。他說聖經寫的邏輯不通、根本看不懂,我想起哥林多前書那段經文,他既然以理性邏輯來衡量神的話,神亦以理性邏輯阻擋他對聖經的認識,反之,若承認無知、對真理需要,神將供應需要。

這不是說理性邏輯在信仰無用武之地,而是必須先靈裡謙卑接受,再適當地使用理性。謙卑是打開真理圖書館的一把鑰匙,開門進入,然後循著多方經驗之索引,逐一開拓墾殖。

綜合以上,路加福音八章18節可做總結:「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

「怎樣聽」對於領受的個人而言是重點,撒種、點燈和量器比喻都在告訴我們怎樣聽神的話,怎樣聽不外乎就是營造培育好土、將遮蔽真光的障礙除去、清空一切。聽道者的責任不僅影響自己能否從中得益,也對真理向他人發出的力量有所影響。

細想之,聽道並非花一段時間端坐聽聽就好,憂慮的雜草、世俗的塵埃和昨日的殘垢等等有礙真理生根之流,在事前加以清理的預備工作,也是上帝極為重視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