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宣教 給工作也給救恩
魯瑪夫博士
營商宣教 給工作也給救恩:2019世界華福「國際商界使命門徒培訓大會」有感
有幸獲邀參與2019年由世界華福於馬來西亞古晉舉辦的「國際商界使命門徒培訓大會」,連續幾天會議以商業差傳使命為主要議題,差傳對象乃10∕40視窗區域。
商業差傳的理念,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結合在地產業的同時提供在地就業機會,達到宣教的目的。例如少數民族地區在其本國普遍較為窮困,將商業機會及技術引入,理想的狀況足以增加其收入、訓練其現代的生存技能。如此帶著宣教的最終目的策略,實為一個救命與救恩兼備、兩全其美的方法。
有人舉出,呂底亞為商業差傳的聖經根據之一。呂底亞信主後,曾接待保羅,或許也曾奉獻金錢及物資(參使徒行傳十六章)。另一種對商業差傳的看法,為進行商業活動者,本身也從事宣教的第一線工作,並藉著商業活動的機會,對事業活動所接觸的對象傳福音,可能為員工、商業伙伴,或該等人之家人、朋友。
本文謹將商業差傳縮小於從事商業活動者,本身進行第一線宣教工作的範圍;至於呂底亞模式,即由企業經營者奉獻予宣教方的模式,本文暫不討論。
結合商業手段傳福音實例
其實,營商宣教的手段及價值,早已在世界基督教史中被注意並討論。本文提出兩個關於印度的例子。據記載,西元4世紀,波斯帝國發動對基督徒的逼迫後,迫使基督徒紛紛逃離,其中有些是貿易商,他們渡船登陸印度西南的馬拉巴海岸。他們所具備的貿易才幹,為當地帶來繁榮,隨後大部分成為貴族菁英,逐漸形成一個基督教的群體。
16世紀時,葡萄牙人在印度的營商宣教也很有意思。印度南端的巴拉瓦斯人是討海人,為免受到外敵劫掠與奴役,透過一位歸信基督教的商人代為請求葡萄牙人保護,表示他們願意受洗以換取保護。後來巴拉瓦斯人約有二萬人受洗,享受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和平與豐盛時期。
但是巴拉瓦斯人策略性地受洗,僅具名義上的信仰。十年後,耶穌會傳教士方濟‧沙勿略得到指示,要他到巴拉瓦斯人中間教導教義並鞏固信仰。沙勿略去了之後戮力實行,接著鄰近的不同族群也陸續接受信仰。
上述皆為有關營商宣教之例,卻夾雜不同的因緣際會。前例含有宗教逼迫的難民背景而來到印度,後例則為出於軍事保護需求的策略性受洗與結盟。然而,皆能顯示出差傳及宣教,不乏透過商業和經濟力量展現成效。
創造當地事業 開啟商傳契機
不過,由於宣教概念現今被廣泛運用,例如,就近傳福音給職場同事或親朋好友等。如果將宣教限縮為脫離原生環境、前往截然不同環境與文化群體,至少在空間上需有相當程度的分隔,則屬於早期的狹義宣教概念,尤以海外宣教、國際宣教係屬典型。
在此需強調分類、定義之廣狹,並非對應於優劣、對錯或高下之判定。因凡受神呼召,以自己所擁有的恩賜與資源運用於傳福音事工者,皆為可悅納之奉獻和犧牲。
那麼何以對前述概念稍做區分?主要在釐清近幾年打得火熱的商業差傳或營商宣教,當有人提到此些議題時,我們可以搞清楚對方準備或正在從事的,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商業差傳,也更能夠妥善地做出支持或不支持之財務上決定。根據觀察,奉獻者以金錢支持商業差傳的最常見方式,有直接奉獻或購買商品、服務。
基本上,商業差傳是從基督徒企業家及商業人士的立場所衍生的差傳模式。在「國際商界使命門徒培訓大會」中,提到了另一種商業差傳模式,發掘可經營事業的機緣並聚合多人資源的機會,實乃前端的商業差傳之準備工作。
此種探討,對商業差傳具有創造性,亦即事業經營者先創造了在某個地區的事業,打開商業差傳的機會。對於商業活動者而言,前端的創造性工作,摻雜了成本、獲利、機會或風險等考量。即便建立事業之後,特別在北緯10∕40視窗內的東南亞,所流行的事業之一為農業,皆有後續成本的支付問題。
如何評估營商宣教可能性
當生活與工作範圍較為固定的信徒,接收了一個在遠方有商業差傳需要的信息,其所要思考者,便是是否願意支持,並依據哪些因素來做成決定。如果係對10∕40視窗的未得之民有特別呼召與負擔者,可先從營商宣教場域,與經過研究未得之民的地域範圍做一比較。
最簡單的方式為攤開世界地圖來觀察。10∕40視窗所涵蓋的所有地區,並非全都是未得之民居住地域。像是台灣,也在10∕40視窗內,但傳統定義下的未得之民(此處不包括近期提出之新的未得之民概念,如穆斯林等),並未有住在台灣的族群,或者某些國家中的原住民或少數民族,不一定就是未得之民,因未得之民有基督徒比例的限定。
再者,辨析某一未得之民所在區域從事特定事業之營商宣教可能性。此一問題顯得複雜與交錯,需對當地地理環境、政經情況,或產業需求及適應性等有所瞭解。
舉個較簡單的例子。筆者不久前去宣教的印度北部阿魯納恰爾邦,有不少未得之民在那裡,但目前就連當地人於該地的出入都受到嚴格控管,除非有相當程度的特權背景,營商宣教的可行性非常之低。
或者緬北的幾個邦裡的未得之民地點,受政治與戰事影響而危機四伏,外國人如屬於需要購置大型設備,或長期經營的營商宣教也十分不簡單,風險很高。
前幾年,基於緬北克欽族難民的眾多需求,也因探訪孤兒時,他們表示好久沒吃到蛋,很想吃蛋,於是筆者回台後,考慮了畜牧業繁衍不息的特性;倘若難民能夠妥善管理,不敢說完全藉此買賣營生,但多少自足,於是筆者規劃了當地養雞及養羊的計畫。筆者張羅了簡易設備與雞,並準備人員的訓練,特地從外地引入專業養殖人員訓練他們,以期妥為管理,除了自給自足,若做得更好亦盼能向外賣出。
起初有聲有色,卻因後續資源的不足,例如缺乏抗生素(在邊境地區購買抗生素昂貴),雞隻病死的很多。現在仍能供應孤兒及學校老師的少量需求,規模卻已縮小。養羊也因當地的戰事,羊群可能隨時被炸死,經常遷移,管理不易。
致力達成資源與福音二者平衡
總之,提出未得之民的營商宣教,我們可先弄清楚地點位於哪裡,是否為未得之民所在地。在此之前,還必須先瞭解那個民族是不是未得之民,傳統上係以固有文化像是語言來劃定民族,未得之民則是某民族基督徒比例極低的限定。
接著,分析該處營商宣教的可能性,牽涉到前面提及的政治與管理、所從事商業性質的特性等等,是否需要大型設備或固定不動產的農牧業,是否可能因政經情勢不穩定而遭受損失。
比方前述之印度阿魯納恰爾及緬甸克欽邦皆有此顧慮,不過緬甸克欽邦邊境山區還帶有對難民人道援助的目的,並非全著眼於營商。
至於對不同未得之民地點,有意從事營商宣教或奉獻者,可依據前述等等因素自行評估,倘若對營利效益有很高的期待,奉獻者更應謹慎評估。
追查基督教世界史的脈絡,基督教擴展的痕跡常與貿易路線相當,而外來的基督徒,亦常被當地史料刻畫成貿易者。他們登陸之處,即為當地貿易、經濟發展之源地。
隨著近年的少數民族、未得之民宣教白熱化,該等民族長年所處位置又多為崇山峻嶺間,由沿海漸進內陸、再進高山的商業差傳,想必也方興未艾。
盼未得之民的商業差傳,藉由梳理已有的商業差傳歷史及現況理解,達到資源挹注與福音需要二者間的平衡理想。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42411#ixzz6Fbu3hr00
《請尊重版權與保護》「有著作權,侵害必究」本文版權所有,未經過本機構同意不得轉載與文章抄襲及剽竊行為,若有涉及相關著作權法律責任或侵害他人權利時,將追究法律責任。 © 2020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