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宣教語言策略
文/魯瑪夫博士
在不同文化背景及生活環境之處傳福音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對這些人傳福音?」因為神的恩賜與帶領,每個人、每個團隊都有其擅長之道,分別採用醫療、教育、音樂戲劇、弱勢收容、關懷探訪、職業訓練等等方式。傳福音的各種方式猶如食物的不同烹調方法,人們真正需要的是食物進入身體內分解後帶給他們的養分。
講章內容與現代生活融合,易於使人體會傳講者傳遞的訊息,本為好事,但必須確保所採用的方式不會掩蓋或扭曲了純正的福音,並應防止讓不屬於純正福音的世界言談同時進入人心。
提供切合背景的比喻
其次,我們也當考慮到傳講內容是否切合聽眾普遍的生活背景。唯有適合,才是符合需求、才能增益靈命。尤其對少數民族傳福音,更應特別注意此點。長年居住於商業、經濟、教育高度發達地區的一般人,很難想像少數民族現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機構每年舉辦的宣教年會,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老師,不辭辛勞地共同服事少數民族。這樣的心志與善行,已經記在神的生命冊上。
這些老師都是各地的菁英,有各自的專業長才;從會前的準備至會中的參與,莫不全心擺上與禱告。但是他們服事過後,竟為了台下聽眾的反應感到沮喪。聽眾的反應最直接表現出他們的吸收程度。
原因何在?經過長期的觀察,本文以為主要原因就是分享採用的人事物與少數民族生活差距太大。舉例而言,歷久彌新的西洋古典音樂,感動了中西古今數百年的人類心靈,其作曲者大部分為敬虔愛神的聖徒,我們可以藉由這些動人音樂感受神的偉大可畏。
然而對於少數民族來說,這些曲目、人名像是異國語言,根本未曾聽聞。假設在聚會中引用有關的見證,少數民族何能體會?他們沒有聽過這些音樂,就無法從曲調的複雜與和諧,作曲者如何將各式各樣不同音色的樂器,調和得如此完美,進而體會神運行於作曲者的恩賜和能力是多麼使人讚嘆,最終歸榮耀給神。也或者一部電影、一本傳記,這些東西都離居住深山的少數民族太遙遠了,引用其內容實在難以引起共鳴。
- 更多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