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最前線|IDPs|比難民更多 「國內流離失所者」全球人數達破5500萬

緬甸從今年二月以來,進入了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在八月的時候,軍政府又將緊急狀態延長至2023年,導致緬甸人民的生活陷入不安當中,很多地方的百姓,也興起了抗爭的活動。

而緬甸的海岸線,對於這個國家本身及其周邊鄰國,也有相當的幫助,主要當然也是中國大陸了。近年中國大陸對於東南亞政策之一,就是想要從緬甸西岸的皎漂港建立輸油管道,直接穿越緬甸陸地最後會抵達雲南,我們就可以看出緬甸的戰略位置了。

少數民族差傳(下稱WIRI)多年來服事的緬甸克欽族主要位於緬甸克欽邦,前述輸油管路線即靠近克欽邦與撣邦之間。

克欽邦與緬甸政府的衝突源於自治程度的問題,克欽邦承襲了英國殖民時期對克欽民族的承諾,到現在仍然為了爭取自治,使得克欽邦內大量流離失所的「難民」。不過呢,克欽邦的難民並不是典型國際法上所稱的難民。

根據1951年通過的「難民地位公約」,對難民的定義為:「具有正當理由而畏懼,會因為種族、宗教、國籍、特定社會團體的成員身分或政治見解的原因受到迫害,因而居留在其本國之外,由於其畏懼,不願接受其本國保護的任何人。」

難民地位公約中的難民,必須離開本國至某一外國,才會被認為是國際法上的難民。這對於同樣因為特定種族、宗教等原因或特定主張,而在自己的本國遭受迫害,卻無法逃到本國之外的人而言,就不能具備國際法上的「難民」身份了。但是,他們所受到的生活上的困難和生命上的威脅,是不會少於真正的難民的。

有些組織,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因此他們對難民的討論,擴大到國內流離失所的人,英文簡稱叫做IDP。IDP的定義為因普遍暴力、武裝衝突和人權問題而流離失所,但仍留在母國境內之人。如同我們前面所說,IDP的困境絕對不亞於國際法上的難民,同樣居無定所、食不飽餐、疾病橫行、無公民權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