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2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洛桑50,人類何去何從?

2024-10-02 基督教論壇報 / 專欄文章

洛桑50,人類何去何從?

 基督教論壇報 論壇報編採

會議中特別為正在戰爭中的國家同心禱告。(圖/作者提供)

◎文/魯瑪夫(WIRI少數民族差傳創辦人、中原大學副教授)

10年前的南非開普敦洛桑大會我無緣參加,今年於韓國甫落幕的洛桑50,我得以親臨現場,見識全球各國、各族將近萬人齊聚的場面。顯然地,從9月22日至28日為期7天的會議,每一位講員以及私下交流的與會者,陳述了自己的國家或服事領域的問題,包括他們所關注的國際焦點。

總結來看種種被提及的問題,暫可將之區分為基督教會(或基督徒)的內部問題以及社會政治議題,進一步的關鍵乃如何把基督信仰以適合的論述或作法連結至社會問題,最終期望解社會問題,帶領人心歸向耶穌基督。

幾天下來,不斷重複的談話無非關於小至社區、族國,大至世界的問題。我突然感覺「神做一位萬膝跪拜的神」,真是非常不容易;以人的肉體受到侷限的能力和眼光,設想所有人都把或輕或重的煩心事帶到祂的面前,光是傾聽完畢這一點,就令人吃不消。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短時間大量被灌輸全世界發生的衝突和困境,能夠回應的方式除了為對方禱告之外,心裡大概只有無奈,因為任何人所身處的環境,都存在著不易避開的泥淖。

作者與非洲教會領袖合影。

作者與非洲教會領袖合影。

對歐洲信仰困局的個人觀點

另外,我不禁揣想,整部聖經所貫穿的時間背景,是否也有如今人類所經歷的各類型問題?例如歐洲福音派媒體《福音焦點》(Evangelical Focus)報導的「歐洲基督徒在科技興起、孤獨和『靈性飢渴』中挑戰以謙卑的方式傳福音」(European Christians challenged to display the gospel with humility amidst the rise of technology, loneliness and ‘spiritual hunger’)所陳寫的幾個歐洲的信仰困局;雖然各大地理區域的國家代表都有機會講出其區域發生的難題,由於台灣動輒以歐美國家的趨向為觀瞻,所以我主要以此篇報告為依據,展開對於洛桑50的觀察。

報告指出歐洲人十分重視環保,另從一些激烈表達環保主張的消息來看,他們將環保當成一種戮力實踐的信仰。在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大量消費之前,環境的反常現象必然非因為人類直接且迅速的破壞所造成(排除戰爭因素而損壞土地),但是它的脆弱和不可掌控,一直以來都不曾改變。在以農為本的年代,人們擔心生產不出糧食、無法養家活口,那樣可是會活活餓死,對於環境的擔憂程度恐怕不遑多讓於當今。

因此,面對無法預測的自然環境,人類內心對其依賴和維持及永續的期待,古今皆可見。不過現代以敵對的方式表現出來,敵對的對象非指自然環境,而係針對人類不符合永續的行為,有時甚至採取劍指企業或人的抗議行動;古時,則以敬畏的心態呈現,敬畏自然的文化,在大部分的原住民或少數民族原始信仰,甚且主要文明的古老諺語和故事都可尋悉。

該篇報告亦提出「一種私人化的信仰」正興盛,其前後文的私人化,被引伸往個人的自由與權利的立場;由於信仰被加入此種意義的私人化,因此在歐洲傳福音被認為把自己奉為真理的事情強加於他人的不道德行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何把環境永續或愛護動物等其他非信仰核心的意識(妥善管理神造的環境是正確的,但並非信仰的核心),甚或抵觸真理或良心的想法,灌輸給他人時卻不會被視為侵犯個人自由?不同樣都在勸說、改變個人內心的想法嗎?

會議期中一起歡慶洛桑50周年環節。

會議期中一起歡慶洛桑50周年環節。

真理的道德秩序受汙名化

假設有一個人平常不環保,經過某一位環保人士向他展現環境受到破壞的嚴重後果後,轉變成為熱衷環保的一份子,不正是經歷了承認自己的錯誤、內心有所轉變?為何宣揚環保理念不會被視為不道德?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個體抗拒「神為造物主,人為受造物」,基督教有「神為主,人為僕」、「人犯罪得罪了神」的道德秩序,將道德秩序顯明、展示於個人主義崛起之時的人心,相關的陳述被解讀為對人的一種羞辱,觸碰人內心最不願意去面對和承認的陰暗面及最脆弱的地方,於是污名化了「真理的道德秩序」為「不道德」作為拒談真理的藉口。

另外,科技數位化也是此篇報告所觀察的歐洲現象,其期許大使命應加入與科技、科學的全新對話,並且展示耶穌的福音如何為個體和科技帶來繁榮與助益,對教會更重要的挑戰是如何對大眾呈現出信仰的合理結構。

科技的確與未來生活息息相關,它是否會被用於正確的目的也是大眾所關心;終究它只是一種工具,自古以來,工具被濫用而破壞生活、敗壞人心的事例頗多,戰爭為甚、毒品氾濫,無不摧毀生命、家庭且至今依舊。科技的累積包括物質的應用與修正、邏輯的建立與修正,它和心靈根本是不同層次的東西,真理要修正的是人心和道德觀念。再來,所謂信仰的合理性結構,合理性又是符合誰人之理?人之道理抑或神之真理?

洛桑50會議主講的經文是使徒行傳,使徒行傳由醫生路加寫給部分解經學家認為是律師的提阿非羅大人,他為保羅辯護,路加欲讓他了解保羅被控訴的原因,故寫此書信。醫生路加寫童貞女懷孕生子,還相信是真的,但童貞女懷孕完全不符合醫生的專業知識。要律師相信許多無法憑著經驗可以相信的證據的神蹟,進而以不符合肉體和物理經驗的神蹟為保羅辯護,可能這是他接過最難的案子之一吧!

會議期中一起歡慶洛桑50周年環節。

會議期中一起歡慶洛桑50周年環節。

把信仰融入科技對話並不容易

因此如何按照人類的理性、邏輯和一般經驗,來建構信仰的合理性結構?如何把信仰融入科技的對話,又能說服人信主?我個人覺得不容易做到。頂多就是藉科技比喻神與人的關係,如同常聽見的太陽、物體和影子比喻三位一體之神等等的比喻。

保羅在信主以前對律法的造詣很高,從他闡述耶穌救恩和律法的關連,可見他具備理性、邏輯一流,然而信主前他的理性與邏輯用來研究律法,信主後用以闡明舊約和耶穌的關係,藉此說服讀者。當遇到神蹟,他只有心服口服,信了就是;相信了世界認為好傻好天真的神蹟,包括耶穌復活、現在仍活著,亦並未使他失去理性和邏輯,反而更容易明白神的旨意,更多相信耶穌基督,並使得後世基督徒受惠於其偉大著作。

回顧該篇介紹歐洲信仰困局的報告,以及與會中聽聞的千百種社會問題和國際戰爭,耶穌或許會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十九章14節),保羅也許補充:「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哥林多前書一章21節)我也這樣禱告,盼望聖靈拆毀攔阻人認識神的自高自大之事。心靈的悔改無法越辯越明,只有承認才能海闊天空。

相關文章:https://bit.ly/3pNEsd7

了解更多WIRI少數民族差傳會
官網:https://wiri.org.tw/
訂閱YT頻道:https://bit.ly/3mv2cRj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報告, 緬甸在軍政府奪權政變及嚴重疫情雙重傷害, 相關物資糧食缺乏問題將日趨嚴重, 並依據數據,未來6個月將會有620萬人以上面臨挨餓且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更加的嚴峻

延伸閱讀: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1/08/1097252

  • 更多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