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魯瑪夫博士(WIRI少數民族差傳創辦人)

「受害者心態」早被奧地利心理學家費尼切爾於1945年提出。我們多少都遇過這樣的人,對話內容五句不離「我最可憐」、「我付出的最多」、「都是我去做的」等命苦或受罪的語句,或談話經常帶有相同含意的遭遇經歷。受害者心態亦且為了在不同立場中獲得同情及支持,不斷重述自己的無辜和無助,甚至轉而攻擊不支持其立場的人。

    壓力山大的21世紀的嚴苛環境中,受害者心態的抱怨聲勢必將不絕於耳。我們要拒絕當受害者心態的受害者,有兩層意義,一是切勿慣常養成此一心態,被它綑綁,二為當有人對你施展受害者心態時,要謹慎明辨,別立刻被拉入其情緒深淵或表明立場歸隊。

家庭紛爭最常遇見家庭成員在付出多少上的比較,從「比較付出」的基調上,所展開關於家庭中各種資源(甚至可能包括獨立成人工作、結婚後的所得)如何分配、責任如何分擔的討論話題,就足夠寫一齣自家裡客廳延燒到家族親友、新聞媒體,甚至是法庭官司的長壽劇。

所有的爭執,一旦有了付出多寡比較的「受害者心態」加入戰局,就形同認為自己付出越多的人,越有資格在自己的主張上站得住腳。通常從時間觀點來看,家庭成員中年紀越大的越有可能提出此般理由,這也成為許多在處理家庭糾紛的社會人士(可能是牧師、傳道人、心裡諮商師、法律專業等)耳中,出現率最高的說詞。(詳更多本文,請參下集文…)

相關文章:https://bit.ly/3pNEsd7

了解更多WIRI少數民族差傳會
官網:https://wiri.org.tw/
訂閱YT頻道:https://bit.ly/3mv2cRj

根據聯合國最新的報告, 緬甸在軍政府奪權政變及嚴重疫情雙重傷害, 相關物資糧食缺乏問題將日趨嚴重, 並依據數據,未來6個月將會有620萬人以上面臨挨餓且在邊境少數民族地區更加的嚴峻

延伸閱讀: https://news.un.org/en/story/2021/08/1097252

  • 更多新聞報導